您的位置: 西藏統(tǒng)一戰(zhàn)線 > 理論研究 > 正文

中國宗教文化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

作者: 李志鴻發(fā)布時間: 2021-11-04 10:06:27來源: 人民政協(xié)報
打印
T+
T-

 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:“加強中華民族大團結,長遠和根本的是增強文化認同,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,積極培養(yǎng)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。”毫無疑問,“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”是重大的理論創(chuàng)見,是國家統(tǒng)一之基、民族團結之本、精神力量之魂。這一共同體意識集中體現為:對偉大祖國、中華民族、中華文化、中國共產黨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。中華民族史、中華文明史、中國歷史,是這一意識的歷史基礎,我們只有講透徹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形成的歷史,講清楚中華民族精神發(fā)展的歷程,講明白中華民族交往、交流、交融的歷史,才能知古鑒今,古為今用。

  深入史源,探究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之歷史根基

  “一部中國史,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匯聚成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歷史,就是各民族共同締造、發(fā)展、鞏固統(tǒng)一的偉大祖國的歷史。”

  早在先秦時期,我國就逐漸形成了以炎黃華夏為凝聚核心,“五方之民”共天下的交融格局。無論哪個民族建鼎稱尊,建立的都是多民族國家,都把自己建立的王朝視為統(tǒng)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正統(tǒng)。近代以來,面對亡國滅種的空前危機,各族人民共御外侮、同赴國難,共同書寫了中華民族艱苦卓絕、氣壯山河的偉大史詩,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。

  我們要牢固樹立正確的歷史觀,深入開展黨史、新中國史、改革開放史、社會主義發(fā)展史教育,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史、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形成發(fā)展史研究和闡釋,不斷增強各族群眾對偉大祖國、中華民族、中華文化、中國共產黨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。

  在魏晉南北朝至明清時期的城址、墓葬、石窟等遺址中,出現了大量反映各民族之間交往、交流、交融的實物史料,集中體現了國家政治權力、行政體制和宗教、意識形態(tài)。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:“我國五十六個民族是歷史形成的客觀存在,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存在。我國少數民族有一億多人,處理好民族關系始終是國家政治生活極為重要的內容。多民族、多文化恰恰是我國的一大特色,也是我國發(fā)展的一個重要動力。我們偉大的祖國是五十六個民族共同開發(fā)的,中華民族的未來也要靠五十六個民族共同來開創(chuàng)。”

  聚焦精神,闡發(fā)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形成歷程的宗教因素

  歷史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歷程也是宗教中國化的歷程。“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,必須堅持中國化方向”??梢哉f,宗教中國化的方向就是“和”的方向,在中國宗教史上,外來的佛教文化、伊斯蘭文化都與儒家文化、道家文化相融無礙。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強調:“必須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,必須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、依法管理宗教事務。”

  歷史地看,作為佛教中國化的藏傳佛教,是佛教傳入西藏后,與當地的自然、風俗以及本土宗教相結合的產物,對藏族、蒙古族等少數民族地區(qū)的政治、經濟、文化產生了重要的影響。作為外來宗教的伊斯蘭教在中國本土化的進程中,與儒學相互交融,力主闡揚伊斯蘭文明與儒學體系中共有的道德關懷等精神層面,形成了與傳統(tǒng)儒學的良性互動。南傳佛教從東南亞傳入云南后,亦經歷了本土化的歷程,在政治、文化等層面全面融入傣族、阿昌族、布朗族等少數民族社會,這些少數民族不僅形成全民信教的傳統(tǒng),而且佛教文化影響了其精神、民俗、教育、倫理等方方面面。傣族、納西族等民族創(chuàng)世神話中的佛教因素,更成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助力器。

  儒釋道文化在民族地區(qū)的傳承是邊疆治理的有效途徑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:“西藏工作的著眼點和著力點必須放到維護祖國統(tǒng)一、加強民族團結上來,把實現社會局勢的持續(xù)穩(wěn)定、長期穩(wěn)定、全面穩(wěn)定作為硬任務,各方面工作統(tǒng)籌謀劃、綜合發(fā)力,牢牢掌握反分裂斗爭主動權”。

  習近平總書記這一論斷,完全是在洞悉中華民族發(fā)展史基礎上的真知灼見?;厮輾v史,唐代吐蕃王朝,處于南亞、中亞和東亞三大文明交匯地帶,其宗教文化具有強烈的多元色彩。敦煌古藏文寫卷有數種譯自漢文的儒家經典殘卷,儒家“德治天下”的政治觀念影響極大,吐蕃時期的佛教思想深受漢地禪宗影響,唐代,漢地歷算、陰陽五行、八卦、風水堪輿傳入吐蕃。

  2015年6月10日,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南海接受班禪額爾德尼·確吉杰布的拜見時,曾指出:“要積極開展教義闡釋,弘揚藏傳佛教教義中的揚善抑惡、平等寬容、扶貧濟苦等積極思想。”毫無疑問,揚善抑惡、平等寬容、扶貧濟苦等思想,也是中國傳統(tǒng)儒家文化、道家文化之精髓,對各民族皆具有安穩(wěn)人心,凝心聚力的作用。

  道教在創(chuàng)立、發(fā)展的各個時期,都重視在少數民族中的傳播,瑤族、苗族、壯族、畬族等少數民族地區(qū)的道教師公文化在歷史與現實中傳承不絕。兩宋以來,在東南部閩浙贛畬族地區(qū)盛行以陳靖姑為信仰核心的道教閭山派,閭山派以吹牛角、打麻蛇、翻九樓為其儀式傳統(tǒng),追溯歷史,這些民間道壇往往與宋元道教符箓派密切關聯(lián)。在中國南方少數民族中,瑤族是受道教影響最深的民族,在魏晉時期,瑤族的先民就已接受了道教。道教還與壯族、苗族、土家族、仡佬族、仫佬族、毛南族等深有關聯(lián),以上這些少數民族,在西南地區(qū)繁衍生息,他們信奉茅山教,梅山教,涉及湖南、廣西、廣東、貴州、云南、四川等地區(qū)。少數民族道教是中華傳統(tǒng)文化之重要部分,也充分彰顯了道教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、凝心聚魂的作用。

  著眼當下,充分發(fā)揮宗教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現實作用

  以史為鑒,堅持宗教中國化方向,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。歷史上,中國伊斯蘭教天道與人道并重,通過“以儒詮經”和“以經詮儒”,推進了伊斯蘭與儒學間之交流、互鑒,亦彰顯出儒家“道統(tǒng)”與伊斯蘭“圣統(tǒng)”之相同與相通之處,在現代社會,這種相通處仍然值得研討與高揚。

  立足目前,做好中國本土宗教教理教義的現代建構。宗教中國化,亦要求深入挖掘教義教規(guī)中有利于社會和諧、時代進步、健康文明的內容,對教規(guī)教義作出符合當代中國發(fā)展進步要求的闡釋。道教是中華民族唯一的本土宗教,道教中國化重點在于教義教理的現代化表達,繼承道教“齊同慈愛、無量度人”的精神,建構宗教與社會之良好關聯(lián),展現作為中華民族本土宗教的道教在現代社會應有的面貌。道教的養(yǎng)生思想和實踐源遠流長,深入挖掘其現代價值,也必然能為全國各族人民的美好生活服務,進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,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。

 ?。ㄗ髡撸褐袊鐣茖W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李志鴻)

(責編: 陳建國)
相關閱讀
?

熱點關注更多>>

領導論述更多>>

理論園地更多>>

相關鏈接更多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