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西藏統(tǒng)一戰(zhàn)線 > 統(tǒng)戰(zhàn)人士 > 正文

拉吉、確吉、德吉!六十年,一家三代一直堅持……

發(fā)布時間: 2019-03-04 14:34:08來源: 西藏日報
打印
T+
T-

  拉吉——確吉——德吉,連接三個人名的符號,不僅串起三代親情,而且延續(xù)愛兵真心。翻看她們的擁軍資料,指尖跨度是六十年。

  聞名不如見面。多年前,記者首訪位于西藏崗巴縣昌龍鄉(xiāng)乃村的擁軍門第,頓感 “兵”至如歸。此番故地重游,愈發(fā)親切溫馨,剛見面,確吉阿媽就盛上一碗碗熱氣騰騰的酥油茶,讓官兵驅(qū)寒暖身。

  確吉阿媽給邊防官兵倒茶。平措仁青 攝

  “共產(chǎn)黨是救苦救難的紅太陽,解放軍是救急救命的菩薩兵。”回顧家史,確吉深情講述家族與部隊的淵源。西藏和平解放初期,她的媽媽拉吉是莊園主的奴隸,一家人住在羊圈,經(jīng)受風侵雪襲。屋漏偏逢連夜雨。某風雪夜,家里有人高燒昏迷,村里缺醫(yī)少藥……全家老小祈求神靈保佑,可來到羊圈的是穿白大褂的解放軍。

  生死與共的種子,結(jié)出世代相依的果實。從此,拉吉一家把駐在村莊旁邊的連隊官兵當成好鄰居、自己人,新兵入營要造訪,老兵退伍要相送,缺水斷糧要幫忙,社情路況要互通,軍嫂探親要來往,逢年過節(jié)要走動……軍民凝成整體,家國密不可分。

  半個世紀前的隆冬某天,拉吉到連隊走訪慰問,發(fā)現(xiàn)“兵兒子”少了幾個,忙問去向。官兵們告知,每年進入冬季,連隊的水管就凍住,不得不派人背水,訓練巡邏因此受到?jīng)_擊。

  用水困難影響戍邊!拉吉心急如焚。當天下午,她就給連隊背來第一桶“擁軍水”。不僅如此,她還發(fā)動村民組成背水小隊,從村里打水后,浩浩蕩蕩背進軍營。從此,給駐軍背水成了村民的義務(wù),只要哨音一響,全村群眾就會拎桶集合……

  拉吉對官兵的牽掛,從營區(qū)延伸到邊塞。一次,連隊官兵去某山口巡邏,軍車陷進了冰窟窿里。“怎么還不回來?”夕陽西下,拉吉守在村口,望眼欲穿,陡生不祥之感。她奔走村里,呼喚鄉(xiāng)親們帶上羊皮襖和食物,匆匆向山口趕去。5個小時后,軍民相逢,寒月照亮了回家路。

  義務(wù)背水半個世紀,隨隊巡邏擔當向?qū)В浰退钟筒璩^3噸……拉吉始終如一呵護官兵,支持國防。赤心寫春秋,真情暖華夏。拉吉被評為全國擁軍模范,一張張愛兵照片見諸報端,引發(fā)高原各族人民爭相效仿。

  照片承接歷史,從黑白到彩印,變化的是色彩,不變的是情懷。拉吉阿媽過世后,她的女兒確吉繼承母親遺志,挑起擁軍重擔。

  2017年深秋,連隊執(zhí)行特殊任務(wù),需要全員出動、運載大量物資,運力供小于求。確吉急官兵之所急,聯(lián)系鄉(xiāng)親共出動車輛200多臺次、騾馬50多匹,幫助官兵星夜搶運。

  途中,天空下起瓢潑大雨,確吉見連長武金多吉翻箱尋找雨衣,就把自己的雨衣脫下來遞過去。見連長推辭,她生氣了:“你是指揮員,要帶兵打仗,如果病倒了,誰來帶隊伍?!”

  后來,確吉又組隊前去慰問官兵。鄉(xiāng)親們自費購買3萬多元的礦泉水、酸奶、水果、面包等物資送到任務(wù)點上。其中,確吉個人就購買了近萬元的物資。她認準這樣一個樸素真理:邊關(guān)安寧,連著百姓的身家性命;國防建設(shè)一放松,金山銀山一場空。

  轉(zhuǎn)眼秋去冬來,氣溫日漸走低。確吉坐不住了,她號召全村婦女動起來,捐羊毛、獻手藝,縫制毯子、護膝、手套和襪子,抓緊送到任務(wù)點上,讓連隊官兵溫暖戍邊。

  隊伍回撤時,確吉又帶著老弱婦孺驅(qū)車趕馬,來接英雄回家。

  愛,在互動中升華。據(jù)乃村黨支部書記達瓦介紹,近年來,昌龍一帶的青壯年男子大多外出就業(yè),留守的多是老人、婦女和兒童。正因如此,每逢春播和秋收時節(jié),連隊官兵都會自發(fā)下地干活,保住村民的“飯碗”。他說,其實“金珠瑪米”為群眾做的實事更多,確吉一家真誠愛兵、全村群眾心系國防算是感恩反哺。

  如今,擁軍接力棒交到了第三代人德吉手里,這位高原新青年扎根邊關(guān),挑起重擔。其實,德吉一代本有機會到城鎮(zhèn)安家,但她們舍不得這群官兵,要和官兵“犁劍合璧”,守望相助。

(責編: 吳桃)
相關(guān)閱讀
?

熱點關(guān)注更多>>

領(lǐng)導論述更多>>

理論園地更多>>

相關(guān)鏈接更多>>